
全國服務熱線:400-856-0586
以下內容摘自陳日新、陳明人、康明非的著作:《熱敏灸實用讀本》
肩周炎是肩周圍肌肉、肌腱、滑囊及關節囊的慢性損傷性炎癥。主要表現肩部疼痛,活動受限,又稱“凍肩”、“凝肩”或“漏肩風”。中醫學認為本病因氣血不足,營衛不固,風寒濕邪侵襲或外傷勞損等,致使筋脈收引,氣血運行不暢,經脈滯澀所致。
一、臨床表現
1.大部分有外傷、勞損及受涼史。
2.肩痛:常常夜間加重,不敢患側臥床,疼痛多向周圍放射。
3.肩關節活動時疼痛,受限明顯,有時出現梳頭、洗臉、穿衣服不便。
4.肩前、后、外側可有壓痛。
5.嚴重者肩部肌肉萎縮等。
二、治療方法
按照熱敏灸技術要點中“十六字技術要訣”對施灸部位與施灸劑量進行定位定量規范操作。
(一)熱敏穴位探查
對穴位熱敏高發部位肩部壓痛點、膏肓俞、肩井等穴區進行穴位熱敏探查,標記熱敏穴位。
(二)治療操作
1.肩部壓痛點單點溫和灸,自覺熱感透向深部并向四周擴散或自覺酸、脹、痛感,灸至熱敏灸感消失。
2.膏肓俞穴患側單點溫和灸,自覺熱感沿腋下及上臂后內側傳至肘關節,灸至熱敏灸感消失。
3.肩井穴患側單點溫和灸,自覺熱感透向深部并向四周擴散或有緊、壓、酸、脹、痛感或熱感沿上肢傳導,部分的感傳可直接到腕部,如感傳仍不能傳至腕部,再取一支點燃的艾條分別放置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外關穴進行溫和灸,依次接力使感傳到達手背部,最后將兩支艾條分別固定于肩井穴、手三里穴進行溫和灸,灸至熱敏灸感消失。
(三)灸療療程
每次選取上述1~2組穴位,每天1次,10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2~5天,共2~3個療程。
三、驗案舉例
病例1:周某,女,46歲,左肩關節酸脹疼痛、活動受限3個月,受寒和夜間加重,診斷為肩周炎。在左肩前穴區壓痛點處可探及穴位熱敏。即施單點溫和灸,患者感局部透熱酸脹明顯,持續時間達30分鐘后,透熱酸脹消失乃停灸。第2天復診,左肩關節活動度增加,疼痛減輕,昨晚睡眠好。共按上法于左肩前穴施熱敏灸15次后,左肩關節已無疼痛,活動基本正常,3個月后隨訪無復發。
病例2:戴某,女,52歲,左肩關節酸脹疼痛、活動明顯受限,無法穿衣2個月,受寒和夜間疼痛加重,夜不能寐,診斷為肩周炎。在左肩井穴區附近可探及穴位熱敏。即施單點溫和灸,數分鐘后感熱流如“水注”向皮膚深部灌注,整個左肩背部感到溫熱,約30分鐘后,熱流沿上臂外側下行,經行接力熱敏灸,熱流可達左手拇指附近,即感左上肢溫熱感,左肩關節疼痛明顯減輕。灸感持續約15分鐘后熱感漸回縮至并感左肩井穴區皮膚灼熱,乃停灸,完成一次熱敏灸治療。灸后左肩關節輕微疼痛,左上肢上舉、外展、后伸動作均好轉。繼續按以上方案探敏治療20次,同時囑加強肩關節活動。治療結束后左肩關節疼痛消失活動自如。3個月后未復發。
四、專家提示
1.熱敏灸疏通經絡以消炎鎮痛,亦可行無痛瘢痕灸,治療肩周炎往往能收到奇特療效。
2.肩周炎經治療疼痛緩解后,應積極進行肩關節的功能鍛煉,促進康復。
—————————————————————————————————————————————————————————————
江西凱敦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是負責江西中醫藥大學熱敏灸產業化發展的企業,致力于現代科學技術和傳統中醫科研成果的結合,成為現代健康技術的倡導者.對于艾灸療法,艾灸技術,艾灸儀器進行現代技術的提升,提供熱敏灸產業發展的招商加盟,提供熱敏灸產品批發、零售業務。對醫院、醫藥、家庭健康養護提供熱敏灸技術的專業服務。 如果您對我們的
熱敏灸治療儀 感興趣,請聯系我們:18933367177、18924801936。